杏彩体育2020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能源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路,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在全球能源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源自国网能源研究院《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20》报告,采用详细可比的国际国内数据,选取一次能源、终端能源、电力供需、能源设备、碳排放、人均水平等指标,数说能源视角下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是全球能源消费重要引擎,近年增速出现放缓迹象。2000~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从16.1亿吨标准煤增至47.0亿吨标准煤(非特殊别说明,本文采用国际能源署统计口径,2019年数据为估算),年均增长5.8%;占全球的比重从11.3%升至22.9%,近年比重提升有所放缓。分年代看,2000~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为8.4%,全球为2.5%;2011~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降至2.9%,全球降至1.3%。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同比增长2.2%(中国国家统计局),预计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同比下降5%左右,反映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率先实现有效控制、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见图1)。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张,自给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00~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从16.1亿吨标准煤增至38.5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4.7%;占全球的比重从11.2%升至18.3%;能源净进口量从0.4亿吨标准煤增至11.0亿吨标准煤,自给率从99%降至82%,总体仍处较高水平。
煤炭:中国煤炭产量从10.2亿吨标准煤增至27.7亿吨标准煤;2006年转为净进口国,2019年达2.1亿吨标准煤,自给率为97%;中国煤炭消费从9.5亿吨标准煤增至28.5亿吨标准煤,低于2013年28.9亿吨标准煤的峰值,占全球的比重从28.7%升至2010年以来的50%左右,2019年为53.3%。2020年,中国原煤产量38.4亿吨(中国国家统计局),比上年增长0.9%;煤炭进口3.0亿吨(海关总署快报),比上年增长1.5%(见图2)。
石油:中国石油产量从2.3亿吨标准煤增至2.7亿吨标准煤,连续四年低于2015年3.1亿吨标准煤的峰值;净进口规模从1.1亿吨标准煤增至7.3亿吨标准煤,对外依存度从26%快速攀升至70%;中国石油消费从3.2亿吨标准煤增至9.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比重从6.0%持续升至14.0%(见图3)。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1.9亿吨(中国国家统计局),比上年增长1.6%;原油进口5.4亿吨(海关总署快报),比上年增长7.3%;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升至73%(中国石油)。
天然气:中国天然气产量从0.3亿吨标准煤增至2.1亿吨标准煤;2007年转为净进口国,2019年达1.7亿吨标准煤,对外依存度从2007年的2%快速攀升至40%;中国天然气消费从0.3亿吨标准煤增至3.5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比重从1.0%升至7.4%(见图4)。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888.5亿立方米(中国国家统计局),比上年增长9.8%;天然气进口1.0亿吨(海关总署快报),比上年增长5.3%;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升至43%。
化石能源仍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绝对主体地位,煤炭占比远高于石油、天然气。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占比分别为60.7%、19.2%、7.5%,合计高达87.4%,虽较2011年的91.6%有所下降,但仍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在全球层面,2019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占比分别为26.1%、31.4%、23.2%,合计为80.7%,低于中国6.7个百分点。对比来看,中国煤炭占比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石油、天然气占比仍偏低(见图5、图6)。
中国非化石能源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2019年,中国水能、核能、非水可再生能源(不含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占比分别为3.3%、2.7%、3.0%、3.6%,其中水能、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较全球平均水平分别高0.7、0.5个百分点,核能、生物质占比较全球平均水平分别低2.3、5.7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与国际能源署数据并非同一口径)。
水能:中国水能利用规模从0.3亿吨标准煤增至1.5亿吨标准煤,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为64%;占全球的比重从8.5%升至29.6%,于2001年突破10%、2010年突破20%。
核能:中国核能利用规模从0.1亿吨标准煤增至1.3亿吨标准煤,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为166%;占全球的比重从0.6%升至12.3%,2011年突破3%,此后进入较快提升通道,主要是中国保持一定规模新增投产,而欧美部分国家部分核电站按期退役或提前关停。
非水可再生能源:中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从0.04亿吨标准煤增至1.4亿吨标准煤,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为33%;占全球的比重从4.4%升至28.0%,于2008年突破10%、2013年突破20%,呈现加速提高态势。
生物质:中国生物质能利用规模从2.8亿吨标准煤降至1.7亿吨标准煤,主要是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利用减少,而同期全球生物质能利用规模从14.1亿吨标准煤增至19.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比重从20.1%降至8.9%,2012年跌破10%,反映出中国持续而快速的能源现代化进程。
工业部门占据中国终端用能最大份额,贡献全球工业用能增长的七成左右。2000~2019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从11.2亿吨标准煤增至29.9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比重从11.1%增至20.6%,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为42%。分部门看,2019年中国工业部门占比为48.4%,而全球平均水平仅28.6%,2000~2019年中国工业用能贡献了全球增长的69%;交通占比为15.8%,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的29.1%相比仍存明显差距;居民占比为16.8%,从2000年的35.6%大幅降至2012~2015年的16%左右,近几年略有上升,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1.2%;商业占比为4.5%,较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而全球平均水平保持在8%左右(见图7)。
中国终端用能中煤炭占比仍偏高,电气化水平快速提升。2019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电能、热能及其他占比分别为28.9%、26.2%、8.2%、26.1%、10.6%,其中煤炭占比较2009年44.4%的峰值出现快速下降,但较全球10%左右的平均水平仍明显偏高;石油占比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较全球40%以上的平均水平仍明显偏低;天然气占比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较全球16%左右的平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电能占比(电气化水平)在2000年11.4%的较低基础上快速提升,于2009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9.6%)6.5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升至约27%;热能及其他占比从2000年的28.8%逐渐下降,2019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5%)2.9个百分点(见图8)。
中国贡献全球电力增长的一半以上,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自2010年以来快速提升。2000~2019年,中国发电量从1.4万亿千瓦时增至7.4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的比重从8.8%升至27.4%,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为52%。2019年,中国煤电、气电发电量占比分别为63.7%、5.3%,合计接近70%,其中煤电占比自2013年以来年均下降1.9个百分点,气电占比自2009年以来呈现平缓提升态势。2019年,中国水电、核电发电量占比分别为17.4%、4.5%,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29.7%、12.8%,其中水电占比变化不大,但贡献了全球增量的62%;核电占比较2000年提高3.3个百分点,贡献了全球增量的262%。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19年达0.5万亿千瓦时,占比达7.3%;占全球的比重从0.7%提升至27.6%,2005年突破1%,2009年突破5%,2011年突破10%,2016年突破20%,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为29%。2020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1%(中国国家能源局),预计全球电力消费量下降约2%,中国占全球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见图9)。
中国工业用电占比明显偏高,占全球的比重高达40%。2018年,中国工业、交通、居民、商业占终端用电的比重分别为62.0%、2.4%、16.3%、6.9%,较2000年分别变化-4.6、0.8、2.3、0.1个百分点;全球工业、交通、居民、商业占比分别为42.0%、1.7%、26.9%、21.5%。对比来看,中国工业用电占比明显偏高,占全球的比重由2000年的12.8%升至2018年的39.8%;而中国居民、商业用电占比较全球平均水平仍明显偏低(见图10)。
中国贡献全球近半风电整机新增生产量。2010年以来,我国风电机组年吊装量由约1900万千瓦增至2019年的近2700万千瓦,增幅为42%,主要风电整机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总体处于高位。2019年,中国风电整机供货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4%,近十年来产量占比在30%~50%。2020年杏彩体育app下载,我国新增风电装机7167万千瓦(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比上年增长178.7%,有力推动全球年度新增风电装机大幅度创新高(见图11)。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组件产量由1080万千瓦增至2019年的近1亿千瓦,增幅超过8倍。2019年,中国光伏组件供货占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的比重为71%,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连续10年保持在60%以上。从累计数值看,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近5亿千瓦,占全球(近7亿千瓦)的比重超过70%。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约7880万千瓦,较上年增长约18%,占国内产量的比重保持高位,约63%,体现了海外国家对光伏发电不断增长的需求(见图12)。
中国能源相关碳排放仍处上升通道,但占全球的比重已进入平台期。2000~2019年,中国能源相关碳排放从31.0亿吨增至97.4亿吨,年均增长6.2%;占全球的比重从13.3%升至29.3%,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8%~29%左右。分年代看,2000~2010年年均增长9.7%,2011~2019年年均增长2.5%,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扭转杏彩体育app下载。2020年,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见图13)。
中国部分人均指标较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反映出能源需求增长的刚性空间。从超出指标看,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于2007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中国、全球分别为3.4吨、2.7吨标准煤,中国约为全球的1.3倍;中国人均用煤量始终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分别为2.0吨、0.7吨标准煤,约为2.9倍;中国人均用电量于2010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分别为4971、3281千瓦时,约为1.5倍;中国人均碳排放于2006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分别为7.0、4.3吨,约为1.6倍。从差距指标看,2019年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为0.6吨标准煤,约为全球平均水平(0.8吨标准煤)的77%;2019年中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为0.3吨标准煤,仅为全球平均水平(0.6吨标准煤)的41%。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03期,作者李江涛、翁玉艳、张春成、单葆国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继续回升,用电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在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与电力供需情况整体呈现怎样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供需形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能传媒记者近日专访了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姗姗,请她就相关问题进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79.8亿元,同比下降17.9%;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62.4亿元,下降2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79.9亿元,下降16.2%;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40.3
经过近两个月的功能优化与完善,5月20日,浙江绍兴供电公司联合绍兴气象局研发的“天启”精准气象预警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能自动生成天气综合指数,并根据天气综合指数生成预警等级,为科学调配抢修人员和物资提供支撑。“天启”精准气象预警平台依托“电力+气象”数据资源,以电力网格为单元,精准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随着消费逐步回暖、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国多地用电量增速回升,释放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信号。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4月份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3.8%和28.8%,4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速达28.8%,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3个地方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来源:北极星电力网sunshine整理相关阅读:华中、华南8个地方2023年1-4月发电量情况华北、华东10个地方2023年1-4月发电量情况1、2023年4月,重庆市总发电量78.7亿千瓦时,同
5月15日,蒙东呼伦贝尔公司基于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治理完成线路设备拓扑断开等数据问题3939个,该公司电网资源业务中台的配电网图模数据完整率达到100%。2019年12月以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扎实开展数据治理,构建三级联动数据治理体系,形成数据异常问题线上发布、核实、反馈、整改闭环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华中、华南地区8个地方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来源:北极星电力网sunshine整理)1、2023年4月,江西省总发电量1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其中,火电发电量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水力发电量7.7亿千瓦时杏彩体育app下载,同比增长-
用电量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南方电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用电量1537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为8.4%,服务消费全面回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动能强劲。今年1—4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以餐饮、零售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快速反弹,住宿和餐饮业、
记者20日从吉林省电力交易中心获悉,今年前4个月,吉林电网达成外送合同16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3%;外送电量70.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77%,外送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作为中国松辽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区,最近十年,吉林省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增长了363%。截至今年4月末,吉林省新能源装机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5亿千瓦,同比增长9.7%。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8亿千瓦,同比增长12.2%;太阳能发电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36.6%。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145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1小时。其中,水电738小时,
5月15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国网辽宁大连供电公司计量专业技术人员召开碳计量中心体系建设方案推进例会,全面梳理碳计量中心建设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明确提出要全力以赴落实《辽宁省碳计量中心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建设。获批筹建碳计量中心据了解,今年4月28日,辽宁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李竹8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对下一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下一步电力市场建设与运营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即能源安全、能源环境和能源经济方面的挑战。其中
每当看到这一片片“盾牌”你是不是都很好奇这到底是个啥这些小小的“盾牌”可有大大的能量它们可以点亮千家万户的灯其实这些“盾牌”是光伏发电板它们被太阳光照射后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电如今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这些“盾牌”在屋顶上湖面上山坡上甚至在太空上!中国问天试验舱与天和空间站对接。图
本周市场综述市场供需趋势本周网供电量环比上周上涨7.9%;水电上网电量环比上周上涨15.5%;火电上网电量环比上周下降5.5%;新能源上网电量环比上周上涨43.3%;外购电量环比上周下降6.7%;留川电量环比上周下降4.6%;外送电量环比上周上涨10倍。(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综合来看,
5月份,甘川省间联络线千伏早广线临时支援四川交易启动。截至5月29日,早广线亿千瓦时,与去年全年送出电量持平,支撑了四川电力供应,同时也促进了甘肃富余清洁能源电力跨省消纳。据了解,早广线临时支援四川交易是发挥甘肃、四川两省电力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作用的重要方式。2023年,两
近日,随着陕西省内客户完成首笔0.39亿千瓦时的跨省绿电交易,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今年已累计组织省内电力客户通过参与绿电交易购买绿电15.35亿千瓦时,较2022年全年增长13.3倍,超额完成今年全年15亿千瓦时的任务。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深化绿电市场建设,以“年度+月度”双边协商的模式常态化组织开
5月31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广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称,力争全年本外币存贷款新增1万亿元以上,余额突破16万亿元;银行机构新增贷款8000亿元以上,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累计投放普惠信用贷款总额突破1500亿元;实现制造业、高
为持续推进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各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售电公司管理的相关要求,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及时开展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核验工作,并按照核查结果对相关售电公司进行相应处理,切实推动售电市场合规、有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3年5月江苏电力市场购电侧月内合同电量转让交易最终成交243笔,成交电量2.16亿千瓦时,成交均价468.09元/兆瓦时。详情如下:
为保证各相关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参与湖南电力市场各项交易活动,湖南电力交易中心温馨提示:各相关市场主体应关注购售电代理关系期限,及时建立新的购售电代理关系并保持期限的连续,避免因未及时建立新的购售电代理关系而改为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电力交易平台也会在购售电关系有效期到期前2个月给予提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电力交易中心近日转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修订天津市2023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称,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52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第三监管周期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及有关事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继续回升,用电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在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与电力供需情况整体呈现怎样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供需形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中能传媒记者近日专访了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姗姗,请她就相关问题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截至5月30日17时08分,深圳电网用电负荷创今年新高,达到2054.32万千瓦,同比增长17.7%,为历史上首次在5月份超过2000万千瓦。2022年用电负荷破2000万千瓦大关时间为2022年7月15日,今年较去年提前45天。根据预测,今年度夏期间深圳电网最高负荷将达到2320万千瓦,同比增长8.3%。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普陀区人民政府发布普陀区2023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2023年,普陀区用电需求将较去年同步增长,预计最高负荷将达到42万千瓦,若遭遇极端天气,最高负荷还将进一步提升。全市电网基建、改造规模仍将维持较高水平,重大基建、技改项目在投产及停电配合安排也将使局部地区的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婺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婺城电网2023年有序用电方案,方案指出,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经研究,2023年婺城电网有序用电方案共安排33.39万千瓦错避峰负荷,分6级方案执行。A级方案:3.6万千瓦B级方案:11.77万千瓦C级方案:17.64万千瓦D级方案:23.53万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30日金华市发改委发布金华市有序用电方案汇总表。详情如下:2023年金华市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公示根据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全省迎峰度夏需求响专项方案和有序用电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了《2023年金华市有序用电工作方案》。现将相关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30日-6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30日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3年杭州市有序用电工作方案。杭州市2023年全社会最高负荷预计将达到2060万千瓦左右,同比增长7.69%,考虑到杭州市近80%的外来受电比例,供电形势更加趋紧,夏季用电高峰期可能存在100万千瓦左右的负荷缺口。当出现连续的电源性缺电情况,采用A-
厄尔尼诺的水与火:高温与降水对省间交易的影响“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译音。很久以前,南美秘鲁海岸一带的人观察到: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圣婴”。(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木达电力现
5月23日至2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智刚深入西藏自治区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把握“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聚焦党的建设、电网发展、电力保供、安全生产、优质服务、队伍建设等内容,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把调研成果体现到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之中,切实把主题教育学习成
5月28日从南方电网海南三亚供电局获悉,5月23日,三亚地区最高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大关,当日最高负荷为100.102万千瓦,为今年第六次创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20%;当日供电量达2171.42万度,为今年第三次创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07%。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嵊泗县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市供需紧平衡,受全省电力供需可能出现紧张情况的影响,嵊泗供需无法保持长期平衡,可用负荷将根据全省供需实时情况以及用电指标而定。过去的2022年,嵊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