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PP电子
全国咨询热线+86 7923 1252
pp电子·(中国)pp电子平台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两年后江苏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增速得到有效控制2030 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杏彩体育
发布时间:2023-06-15 05:59浏览次数:

  杏彩体育app下载据预测,江苏碳达峰前的碳排放增长量中,有 40% 将来自于建筑,因此城乡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6 月 14 日,江苏省住建厅举行《江苏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方案明确到 2025 年,江苏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增速得到有效控制;2030 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方案明确了江苏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中长期目标。省住建厅总工程师路宏伟介绍,到 2025 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更加完善;全省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区规模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低碳建筑示范成效初步显现;城镇新建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水平全国领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超过 8%;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增速得到有效控制。

  到 2030 年,全面建立绿色城乡建设发展政策体系,建设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空间特色和建筑功能品质显著增强;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水平国际先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普遍形成。2030 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力争 2060 年,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碳排放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大幅降低,城乡建设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际领先,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

  如何实现目标?方案列出了绿色低碳城市、社区、建筑、县城和乡村 4 个主要方面,19 项重点任务。在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上,共有 6 项任务。具体来说:

  要优化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完善交通设施布局和慢行交通系统,合理控制主城区道路网密度杏彩体育。强化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引导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等。

  提升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水平。坚持 留改拆 并举,推进小规模、渐进式更新,避免大拆大建。开展城市更新体检评估,将建筑碳排放控制纳入城市更新行动,科学合理制定 十四五 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强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探索建立覆盖城市各类功能空间的碳排放模型。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支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等城市低碳交通方式的普及应用等。

  推动城市供排水绿色低碳发展。到 2030 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 8% 以内,县以上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超过 25%。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用地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的新建建筑要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 45%。

  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到 2025 年,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35% 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75% 以上,园林绿化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 40%。到 2030 年,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 300 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 9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55%。

  此外,还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 40% 以上,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到 82%,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覆盖所有设区市。

  在打造绿色低碳社区方面,方案明确了要建设美丽宜居街区。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一站式 生活服务综合体。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畅通路网微循环杏彩体育。建设集约化停车设施,提倡分时共享停车,推动城市低碳交通。加快完善城市停车设施、充电桩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 15 分钟 生活圈。

  创建绿色低碳社区。全省 60% 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探索绿色零碳社区建设。实施老旧住区宜居改善工程,提升既有居住社区品质,组织各地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规划编制,强化节能改造鉴定评估,引导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居住建筑应改尽改,改造部分节能水平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

  提高社区智慧管理能力。推动建设与电商、科技、金融、快递等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的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停车、智慧充电、智慧门禁(道闸)、智慧照明、智慧物业服务建设和服务功能升级,建设智慧居住社区。鼓励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提升既有居住社区绿色低碳运行水平。

  据介绍,江苏节能 75% 的标准居住建筑,在不开启空调和采暖情况下,冬季室内平均温度比不节能的居住建筑提高了近 10 ℃。可见,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很有必要。

  在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方面,方案明确强化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推进建筑设计主导下的多专业协同,强化设计统筹和集成优化,推动实现建筑美学、使用功能和节能减碳等综合效益最大化。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管理机制,强化绿色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到 2025 年,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到 2025 年,新增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面积超过 3000 万平方米。力争 2030 年底前完成城市非节能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

  同时,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到 2025 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 50%。推动开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到 2030 年电气化比例达到 20%。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到 2025 年,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达 50%,装配化装修建筑占同期新开工成品房面积比例达到 30%。此外,还要提高建筑绿色运行管理水平。

  如何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方案也给出了任务,提出建设绿色低碳县城。科学确定县城建设规模和尺度,严控高层建筑。鼓励公共服务建筑和设施复合使用,因地制宜应用可再生能源。引导县城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有机衔接,鼓励低碳生活方式。

  推动村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和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提倡垃圾分类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推动实现乡村供水有保障、污水有处理、交通可通达、互联网可快速联通。

  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开展绿色农房适宜技术路线研究,稳步提升新建农房节能水平,探索推动既有农房节能改造,逐步提高农房能效水平等杏彩体育。此外,优化农村生活用能,提高农村生活用能电气化水平,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引导农村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使用。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7923 1252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