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PP电子
全国咨询热线+86 7923 1252
pp电子·(中国)pp电子平台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本体热效率高达5309% 最高效柴油机将有力助推节能减排pp电子
发布时间:2024-04-22 10:18浏览次数:

  pp电子游戏在能源排放清洁化、动力系统电气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内燃机行业未来该如何走?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4月20日在天津召开的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找到答案。

  当天,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近40位中外院士和2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企业家齐聚一堂,探讨“双碳”背景下内燃机的未来。本次大会由中国内燃机学会、天津大学联合主办。

  作为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商业化柴油机对外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国际内燃机学会主席瑞克·布姆现场见证了这一世界纪录的诞生。

  上述纪录的创造者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据了解,热效率是体现内燃机性能的关键指标。长期以来,柴油机热效率一直维持在46%左右,如何提升热效率成为国际难题。

  2020年,潍柴动力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0.23%的柴油机。此后,该公司在三年间连续三次刷新世界纪录;此次,潍柴动力在52.28%热效率柴油机基础上,科研团队又突破了高膨胀燃烧、混流增压、高效燃油喷射、低阻减摩等关键技术,从而将热效率提升到53.09%。

  其中,高膨胀燃烧技术将热效率提升0.3个百分点;混流增压技术将热效率提升0.25个百分点;高效燃油喷射技术,通过采用自主“行车电脑”,以及大流量、无泄漏配油器及低功耗喷油泵,使热效率提升0.2个百分点;低阻减摩技术,采用低流量曲轴等关键零部件,让热效率提升0.15个百分点……在研发过程中,潍柴团队斩获176项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

  按照目前国内柴油机保有量测算,与45%—46%热效率水平相比,53%热效率柴油机经济性提升14%左右,每年可节约燃油3100万吨,减少碳排放9700万吨;按照重型牵引车一年跑25万公里测算,每年可节省柴油1.2万升,目前柴油市场价格,一年可为车主节省9.8万元。

  在现场,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德国TüV南德意志集团、中国内燃机专业检测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为上述“全球首款”颁发了认证证书。未来,该项技术成果还将应用到工程机械pp电子、船舶、发电、钻井动力等领域。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巨大挑战,内燃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碳中性燃料和零碳燃料将使内燃机行业焕发蓬勃的活力。”这句话是与会专家的共识。

  “内燃机是陆上运输、工程机械、远洋运输的主导动力,也是推动节能减排以及碳减排最具潜力的产品。”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主席金东寒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积极探索内燃机‘碳中和’技术实现路径,为推动世界内燃机行业进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作出贡献。”

  据介绍,本次大会设立了交通能源与智能控制、高效清洁燃烧pp电子、内燃机碳中和与排放控制、设计制造润滑与可靠、燃料电池与储能、现代动力等分会场;还将开展中外青年科技沙龙、专家论坛、技术参观等活动;此外,大会邀请了21家内燃机及相关行业领军单位,展示了近年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据了解,世界内燃机大会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于2018年发起,每三年一届,是全球国家、地区和组织共同参与的内燃机行业综合技术交流盛会。

  世界内燃机大会何以花落天津?天津大学何以成为主办单位之一?据了解,天津大学老校长史绍熙被称为“中国内燃机之父”,是中国内燃机领域的奠基人、中国高校内燃机专业的创建者;天津大学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内燃机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1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去年,该校重组建设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明确将“高效、零碳、智能”作为未来主攻方向。

  金东寒院士表示:“天津是中国内燃机产业的重要基地,无论是研发、制造、检测,还是零部件生产都具有很好的基础,世界内燃机大会走进津沽大地,无论是对天津市还是对内燃机行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pp电子,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pp电子,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pp电子、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7923 1252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